新建埤南天后宮碑記

ImgDesc

〈新建埤南天后宮碑記〉:

 

國朝勅封[1]天上聖母,由來舊矣。神靈顯應,如日月之經天,江河之緯地,固無往不在,亘古為昭者也。俎豆[2]馨香之報,祀典煌煌,茲不贅述。獨我埤南一事,[3]不能無異焉。蓋自大府創議開山撫番,[4]張公月樓[5]統領鎮海[6]後軍駐紮後山,歷今九載;履[7]巉喦、[8]闢莽荊,化蠢頑、服獷悍,蠻煙瘴雨,靡[9]役不從。是非仰荷神庥,曷克臻此?當夫戊子之夏六月也,大庄匪番變叛,出而戕官,焚我防營,劫我軍火,殺我士卒,傷我民人。維時海防解嚴,兵已議減,一旅之師分防六百餘里;變起倉猝,防不勝防。烏合之眾自大庄蹂躪埤南,勢如席卷,蜂屯蟻聚,困我孤營,百計環攻,晝夜不息。 張公督師守禦,相機策應,卒能以兩哨兵勇與數千賊眾鏖戰[10]。苦守十七日,援軍踵至,始解重圍,擊散匪徒,攻破逆社,計擒首要,解散脅從。兵威所臨,望風向化;即前此被脅番社,至是亦納款輸誠,全功遂竟。嘻!肇事之大,何蕆[11]事之速哉?其人為之歟?神之佑也。 所異者:被圍時,渴不得飲,掘井九仞,猶不及泉。[12] 眾心慌怖,計無所出。張公焚香禱祝,連呼聖母。未幾,而甘泉立湧。賊復四圍縱火,烟焰彌天,火烈風狂,不可嚮,登陴者[13]至不守。張公復為默祝,一拜而火折風旋。昔耿葊[14]受困,而拜井出泉;劉昆[15]救灾,而反風滅火。 後之人追論其事,以為至誠感神。我埤南大營兼而有之,之力,吾誰與歸?尤異者,賊眾乘夜偷營,時適月晦;忽紅光燭天,燎如白晝,我矢我鎗,百發百中,賊莫能逞。圍至半月,我軍勢迫,正對壘喫緊之秋,賊又遙見海上燈光如輪駛然,漸漸逼近,各自驚退。越二日[16]而援軍果乘輪至,合力轟擊,如薰穴之鼠,亂竄無路;鋌走之鹿,急不擇音。[17]我軍得出重圍,安堵如固。其神力之匡扶顯應又如此,則埤南天后行宮之所由建也。 軍門張公月樓慷慨捐廉,建議於埤南馬蘭[18]坳之陽,[19]卜地建立行宮一所。商之前後台東直刺吳公芷献、高公[20]卓然同襄斯舉,將後山各庄社繳款九百餘圓以補不足,詳請宮保劉[21]爵中丞奏請頒給匾一方,以答神庥。 惟後山之地,草萊初闢,庀[22]材僱匠,在在維艱。因於己丑(1889)仲秋之間委員出山採辦各料,載運回埤;不料舟行海面,遭風漂歿無存。董[23]斯役者,聞之爽然;[24]旁觀者亦莫不以工程浩大,難期復振,扼腕方深。而軍門好義急公,不遺[25]餘力,必欲善緣克終,心始無恨,為之復解廉囊;更於部下各營以及官紳士庶,集腋成裘。二次派員從新採辦各項磚瓦木石,附艇旋東。擇期興造,經之營之,卒歲[26]而落成焉。 厥[27]功告竣,軍門囑爵等作文以記之。爵等忝襄戎幕,五易星霜,同患難於斯營,感神靈於斯役,未敢以文之謭陋[28]謝不敏;謹就耳聞與目見者備志之,以鋟[29]於石,於以見軍門之誠可格神,與夫神之有造於埤。埤之人,宜俎豆千秋者如此,用昭來茲,以垂不朽云。 楚北補用府經歷高爵、藍翎[30]訓導劉春元、補用巡檢陳炳熙仝敬撰,藍翎千總陳鴻江敬書。 光緒拾柒年(1901)叁月穀旦。

 

[1] 敕封,皇帝頒詔書封賜臣僚爵号,官位,財物,奴婢,妃妾,其它頭銜。

[2] 俎與豆,是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祭品的兩種器皿,這裡引申作祭祀、奉祀之義。

[3] 光緒14(1888)年6月,發生花東縱谷地區的原住民抗清事件「大庄事件」,又稱「卑南番亂」、「大庄平埔番亂」等。

[4] 此大府指沈葆禎,在清同治13年(1874)牡丹社事件後,沈葆禎大力推行「開山撫番」政策。

[5] 張兆連,字月樓,大庄事件由當時的後山統領張兆連所平定。

[6] 鎮海軍原爲左宗棠的楚軍(湖南兵)一營,後被派往台灣鎮守海疆。

[7] 按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版本爲「履」非「覆」。

[8] 巉:ㄔㄢ ˊ,高險、險峻;喦: ㄧㄢˊ,同岩。

[9] 靡:沒有。

[10]鏖戰,激烈戰鬥。「鏖」,讀作ㄠˊ。

[11] 蕆:ㄔㄢˇ解決、完成。

[12] 仞:量詞。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。八尺為一仞,一說七尺為一仞。

[13] 據碑文圖片,該字爲「幾」非臺灣記憶版本的「八」。

[14] 據碑文圖片,該字爲「葊」,實爲「弇」。耿弇,字伯昭,扶風茂陵人,上谷太守耿況之子,被光武帝封為大將軍。

[15] 劉昆,字桓公。於漢光武帝年間,為江陵令,縣有火災,劉昆向火磕頭,火便滅了。

[16] 越二日:到第二日。這是古代表示日期的一種方式。

[17] 音,通「」。庇蔭之處。指鹿遇到危機時,來不及挑選有樹蔭的地方,引申為賊軍見情況危機,無暇思考逃亡的方向。

[18] 今臺東縣馬蘭里。

[19] 坳:音ㄠ,山間的平地;陽:山的南面。

[20] 台東直刺吳公芷献,即臺東直隸州知州吳本杰;高公:臺東直隸州知州高垚。

[21] 宮保劉:即劉銘傳,曾擔任過太子太保。

[22] 庀:ㄆㄧˇ 準備、具備。

[23] 監督。

[24] 失意茫然的樣子。

[25] 按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的版本為「違」;按臺灣記憶的版本為「經比對碑文圖片,更正為「」。

[26] 卒歲:度過此年;一整年。

[27] 厥:於是、因此。

[28] 謭陋:為淺陋之意,「謭」讀作ㄐㄧㄢˇ

[29] 鋟:雕刻,讀作ㄑㄧㄣˇ

[30] 藍翎:清代禮冠上的飾物。插在冠後,用鶡尾製成,藍色,故稱藍翎。

 
 
 
碑文翻譯:
 

本朝封賜天上聖母封號歷史悠久。祂的神靈顯應,如同日、月運行於天際,江河流經大地。天上聖母的恩澤一向無往不在,昭著古今。對天上聖母的祭祀光明盛大,這裡就不多贅述。

只有埤南的「大庄事件」,不能不特別提起。自從沈葆楨首先倡議「開山撫番」的政策,張兆連率領鎮海軍駐紮於後山,至今已是第九個年頭;走過險峻的山石、開闢充滿荊棘的荒地、教化固執不通的愚頑分子、降服強悍兇狠的敵人,不管是多麼人煙罕至或是瘴氣凝結成雨的蠻荒之地,沒有哪一場戰役不跟隨出征。這如果不是仰賴神靈的庇佑,怎麼可能達成呢?到了戊子年(1888)夏天的六月,大庄的番人匪徒叛變,出了番界殺害官員,燒毀我們的營地,劫走我們的武器、軍火,殺了我們的士兵,傷害當地的人民。當時已經解除了海禁,軍隊的規模已經商議裁減,以致於只有一旅的軍隊卻要分布防守六百多里;由於叛變事起倉促,軍隊難以防備。那些烏合之眾的番人從大庄開始摧殘整個埤南,氣勢如捲草蓆般勢不可擋,規模如蜂蟻聚集而至,困住我方孤立無援的軍營,千方百計設法圍攻我們,日夜不停歇。張兆連監督這些士兵守禦,伺機而動呼應作戰,最後才能以兩哨的兵力與數千名匪徒艱苦奮戰。苦守十七天之後,援軍陸續趕到,才解除重重包圍,擊退匪徒,攻破逆反的番社,用計抓住逆賊的首領,解散被迫相從叛亂的人。

軍隊的威力所到之處,所有番社聞風而歸順;在這之前被威脅相從的番社,到了此刻也前來投降歸順,全部的事功也總算完成。啊!事件起初如此重大,為何得以迅速了結呢?難道是靠人的力量達成的嗎?這乃是神明的保佑啊!其中有件奇異的事,軍隊被圍困時,缺水口渴,深入掘井,仍然沒有挖到泉水。眾人心中慌亂恐懼,無計可施。張公燒香祝禱,連呼天上聖母。沒過多久,甘泉立刻湧現。匪徒又向四周縱火,煙焰瀰漫整個天空,火燒猛烈且風勢強大,根本不能靠近,守城的士兵幾乎無法堅守。張兆連再次默默祝禱,才一拜火勢就滅了大半、風也轉變方向。昔日耿弇受困,拜井而泉水湧現;劉昆救災,能改變風向滅火。後人追述這些事,認為是至誠之心感動了神靈。我們埤南的軍營能夠兼有拜井出泉及反風滅火的神蹟,如果不是神明的力量,還能歸功給誰呢?最特別的是,逆賊乘著黑夜偷襲我們的軍營,當天正好遇到沒有月亮的晦日;忽然間紅色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天空,如同白晝一般。我們的箭和長鎗,百發百中,使逆賊不能得逞。圍困持續了半個月,我軍的情勢迫切,正值關鍵對壘時刻,逆賊們又見到遠方海上的燈光像車輪一樣駛來,漸漸逼近,於是各自驚惶嚇退。隔天援軍果真乘船而至,一起協力轟擊逆賊。逆賊就像被用煙薰巢穴的老鼠般,四處亂竄,又如急速奔跑的鹿,慌亂之中無暇考慮安身之處。

我軍終得以突出重圍,防衛如前之穩固。這又是神明的匡助扶持,才有如此的顯靈護佑,故此為由建造埤南天后行宮。由張兆連慷慨捐獻自己的俸祿,並提出在埤南馬蘭山的南面選址建造一座行宮。又與前台東前後任的知州吳本杰、高垚商議,他們也欣然同意共襄盛舉,將後山的各庄社繳納的九百多元用來填補其不足,並上報請示巡撫劉銘傳為此行宮頒匾,以報答神靈的庇護。後山的荒地由於初初開闢,準備建材、雇請工匠,處處都有困難。於是在己丑仲秋之間,委派人員出後山採辦各式建材,並載運回埤南。

不料,當船行駛在海上時,遭遇風暴,所有建材漂失殆盡。監督此工程的官員,聽到此消息,都感到失意茫然。而旁觀者也無不認為此工程過於浩大,難以指望再重新振作起來,內心非常惋惜。然而張兆連慷慨仗義,為此事不遺餘力,希望讓建廟的善緣能夠有完滿的結局,心頭才不會留下憾恨,因此又再次捐獻自己的俸祿,更在各部營及官紳仕庶中募款,希望能積少成多。且再次派遣人員重新採辦磚瓦木石,並以船隻運回東部。選定日期興建,經過細心經營,終於在一年後落成。大功告成後,張公囑咐我們把此事寫成文章記錄下來。我們這些人擔任軍隊的幕僚,已經過了五年,在此一起度過患難,都要感謝神靈在此庇護,不敢因文章淺陋而推辭。僅就耳目所聞進行詳細記錄,並雕刻於石上,讓人可見張公的誠心感動神靈,以及神靈對埤南的庇祐。埤南的百姓,應當世代供奉天上聖母,使香火永續不斷,並昭告以後的人們這些事蹟,永遠流傳而不被磨滅。楚北補用府經歷高爵、藍翎訓導劉春元、補用巡檢陳炳熙仝敬撰,藍翎千總陳鴻江敬書。光緒拾柒年(1901)三月穀旦。

 

 

參考資料:

 

1.    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(1994)。《臺灣南部碑文集成(上)》。南投:國史館臺灣文獻館。頁751。

2.     臺灣記憶:https://tm.ncl.edu.tw/article?u=014_001_0000006658

3.    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:https://dict.revised.moe.edu.tw/index.jsp

 

 

 

註釋|翻譯:遲柏恩、陳宥螢、劉東怡、黃鈺㚬

審閱|修訂:楊玉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