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重修諸羅縣笨港天后宮碑記〉:
特授修職郎分知諸羅縣笨港事金匱薛肇熿[1]謹撰,華亭[2]林思補篆額。[3] 諸羅縣笨港天后宮,[4]建自雍正庚戌歲,脩於乾隆辛未年,迄今廿六載。故制觕樸[5]卑窄,不足以揭虔妥靈;而又梁桷[6]赤白,多剝不治。余蒞港之明年,捐俸倡修。於是董事[7]陳瑞玉等集眾捐需,庀材鳩工,修而葺之,不數月而蕆事。[8]故者聿[9]新,卑者益高,窄者闢廣,丹楹刻桷,[10]煥然改觀。而歲大有年,[11]風災熄滅,海不揚波,民無覆溺,皆神貺。[12]余曰:「神亦人也」。維天后聖母,海內外舟車所至,凡有血氣者,[13]莫不尊親。夫[14]人窮返本,勞苦倦極而呼天,疾病慘怛[15]而呼父母,
[1] 薛肇熿,江蘇省金匱縣人,受皇帝親自提拔為「修職郎」一職。乾隆三十九年由龍溪縣丞調任為諸羅縣笨港縣丞。特授,為清代任官的形式。當有官職出缺時,皇帝親自從官僚中拔擢任命。修職郎,清代的文官散官之一,有其名而閒散無職事的官,多用為朝廷重官的酬傭。金匱,於今江蘇省無錫市。
[2] 於今上海市華亭鎮。
[3] 題篆文在碑額上。
[4] 即今北港朝天宮。源自清康熙33年福建湄洲朝天閣高僧樹璧奉請媽祖神尊來臺,農曆3月19日抵達笨港,後來永駐笨港立祠奉祀。
[5] 「觕」,讀若ㄘㄨ,同「粗」字,即粗陋簡樸。
[6] 方形的屋椽,讀若ㄐㄩㄝˊ 。
[7] 有關寺廟或公共事務,比如修造城池,會由眾人推舉「董其事者」,稱為「董事」。
[8] 事情已完全解決,「蕆」,讀若ㄔㄢˇ。
[9] 發語詞,無義。
[10] 漆紅的柱子和雕刻精美的椽子。形容建築物的精美壯觀。
[11] 豐收的年歲。
[12] 敬詞。稱別人所贈的東西或恩惠。讀若ㄎㄨㄤˋ
[13] 有血液、氣息的動物。多指人類。
[14] 「台灣記憶」中作「天」字,今據文義修正為「夫」。
[15] 病痛哀傷。
[16] 逐漸。
[17] 輕慢、不莊重。
[18] 謬誤、差錯。
[19] 消滅、泯沒。
[20] 指海怪。
[21] 求助於神靈或某種權威,來幫助自己。
[22] 憎恨,讀若ㄉㄢ。
[23] 車同軌,書同文。秦始皇初定天下,為使政令能通行全國,遂統一全國的度量衡、車軌寬度及文字等。見《史記.卷六.秦始皇本紀》。後用以比喻統一天下。
[24] 政府在戰亂後,不擾民、不勞民,藉以恢復人民的元氣,培養人民的生機。
[25] 出處:《論語.學而篇》
[26] 讀若「ㄒㄧㄡ」,庇蔭、保護。
[27] 科舉時代,選府州縣學生員之學行俱優者,貢諸京師,升入太學,有副貢、拔貢、優貢、歲貢、恩貢等名,統稱為「貢生」。
[28] 明清兩代在國子監讀書或取得進國子監讀書資格的人。具有此資格的人,就可以和秀才一樣應鄉試。取得資格的方法有兩種:一、廕監,即由祖先的勛勞資歷,按規定的制度取得。二、例監,即用捐納的方式取得。
[29] 地方推舉報奉諸羅縣令核派的地方自治領袖。
[30] 商行。
[31] 仝,「同」之異體字。
碑文翻譯:
皇帝親自拔擢的修職郎、分配為諸羅縣笨港縣丞的薛肇熿謹慎恭敬的撰寫,林思補題篆文於碑文。諸羅縣笨港天后宮,建立於雍正八年(1730),修建於乾隆十八年(1751),至今已過了二十六年。原本的規模粗陋簡樸,不能夠發揚虔誠之心、安置神明;而且梁柱又色彩斑駁,油漆剝落難以修復。在我到笨港後的隔年,捐獻俸祿提倡整修。於是董事 陳瑞玉等人聚集民眾捐獻所需,招集工人,準備材料,修築整治,不到幾個月完工。舊的地方翻新,矮的地方增高,窄的地方拓寬,雕梁畫棟,煥然一新。而今年收成大好,風災停息,海上風平浪靜,沒有人翻船溺水,都是神明的恩惠。我說:「神明也是人」。天上聖母媽祖,庇護著海內外的交通,凡是有生命的人,沒有不親愛敬重媽祖的。人遭遇窮困時會追念本源,辛勞痛苦、疲累至極就呼喊上天,生病哀傷就呼喊父母,經年累月同居,對於應該一直尊重親愛的親長,反倒疏遠、輕慢他們。這種人違背倫理常道,泯滅天良,一旦遭受風浪,遇到水怪,有的十里就折返,有的航行百里後仍然溺水,生死關頭之際,才開始求助於神明而尊重、敬愛他們,呼天喚母,神明將會憎恨他們的惡性,而必定不會保護他們。現今的皇帝以孝道治理天下,天下統一。臺灣的人民,幾百年來,修養生息,都能崇尚正本壓抑末流,各自敬愛自己的親人,各自尊重自己的長輩。有子說:「孝敬父母、尊重師長,卻好犯上的人,很少;不好犯上,卻好作亂的人,從來都沒有。」天理之道為獎賞好人而懲罰壞人,神明也是履行天理而實踐道義,能以對待親人的方式來侍奉神明,難道神明會不賜予他的福氣嗎?所以我才說:「神明也是人。」許多仕紳、人民請求將天后廟落成而獲得神明庇佑之事記錄在石碑上,解說事情始末,使人們看了就會興起感懷。至於媽祖從哪裡來,還有靈驗的事蹟,祀典有所記載,已經為人所熟知了,所以不加以贅述。乾隆四十年(1775)十二月 日。 董事:貢生 陳瑞玉、監生 王希明、監生蔡大成、梅山蔡世國、總約楊允廈、行戶 劉恆隆、鄭奇偉、張克昌、陳□賢、僧能澤等全部人 立碑。
資料來源:
地圖資訊:
註釋|翻譯:遲柏恩
審閱|修訂:楊玉君